Sunday, December 03, 2006

學校的圖書館,應該是甚麼樣子的呢?

內地給這間學校送大禮,送上近千本書。都排列整齊地放在禮堂內。我們這群為正常採訪活動(註1)而碰得一鼻子灰的記者,惟一可以做的,就是驗屍般查看贈書內容。這批書籍雖然是簡體字,印刷又不及香港及海外書籍精美,可是不少都是近一、兩年初版,包括科學和工具書。個人覺得是有誠意的送贈,如果一定要挑剔的話,有很多文史書的內容實在專門得很,可能連文學院的大學生也懶得去翻。(至於內容是不是很八股,就真的答不上來了。)

不知道學生們覺得圖書館內多了幾百本簡體字新書(因為重覆的部份會送到其他學校吧)有甚麼感受。我沒有機會看到這間學校的圖書館藏書,不知道之前學生們看甚麼書呢?實在有n件沒有踏足過收錄年青人讀書的學校圖書館了。我只是知道,J任職的學校的學生的閱讀體驗不太一樣。

J在任職的學校擔任圖書館管理人的工作,我不知道他實際的職銜,但他有權決定購入學科以外的書籍。那晚「四人夜話」我跟他最早到,於是談論他的新工作成為主題。

「……30本新書。」他邊吃晚餐的時候邊告訴我。
「中學的圖書館,一個月有30本新書已經蠻不錯了。」我答。
「不是哩,是每星期30本。」J澄清。

怎樣可能呢?他工作的並非有薄有名氣的學校,學校所獲得的資助亦不特別多,可是我的朋友說,他要從微薄的撥款中,分攤成每個星期的預算,令學生每個星期都可以看到新書。新書開始借閱的首天,借書的人龍都像百貨公司的瘋狂大割引。(不,我那位中文好而又反日的老朋友,是不會用這種不日不中的詞語的,這是用我的語言去說。)

為了與時並進,他要留意幾間連鎖書店的暢銷書流行榜,正如之前所說,除了與學科直接有關的書籍以外,他有很大權力決定購書內容。於是流行如《地海傳說》還是《一公升的眼淚》、《朱古力掌門人》、《狠圖騰》等文學一點的,以至食譜、美容、《第一次養狗Q&A》,每個星期都有新書(有部份由朋友捐贈)出現在圖書館內。還會不時在壁布板作新書介紹。

J承認,部份新書並非他那杯茶,有的流行書的文筆,就他而言實在太差勁了。可是他(與他的團隊)成功地令學生每年借閱圖書的人數翻兩翻。他說,首先是鼓勵他們看書。

單就這一點而言,他的學生們雖然不曾有甚麼大人物大駕光臨,就連開放日也未必很熱鬧,但上課的日字,也至少有一個幸福的理由。

(註1)好想跟那位「學校高層」理論理論。讀職先、是雙待青年又有幾難為情?他們需要像懲教所的所員一樣,非要收埋他們不可?雖然技術上是「有人」(這是誰出的鬼主意,公平而言不能100%算在他的頭上)將我們關到待學生全部離開才放我們走才真,慌死學生要暴露在傳媒前出醜。

說真的,即使訪問到「官方版」的學生代表、或者在街頭隨機抽樣追問反應,可能很行貨、很假也說不定,未必是很好的題材。但我最的氣憤的,是他對自已的學生,都有那種「他們其實是雙待青年哩……」的那種猶豫和難為情,怎樣令他們相信自已?

No comments: